產業發展系列課程(二)暨產業輔導諮詢(二)─枯草桿菌液肥製作 | 2022/11/28 |
主軸 |
D主軸: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
|||
分項計畫名稱 |
原民地區產業加值與地方學習 |
|||
成果類別 |
▓活動 □ 演講 □座談會 □工作坊 ▓課程 □會議 □創作 □其他___________ |
|||
活動名稱 |
產業發展系列課程(二)暨產業輔導諮詢(二)─枯草桿菌液肥製作 |
|||
舉辦日期 |
111年3月31日 |
舉辦時間 |
09:30~12:30 |
|
主辦單位 |
台灣原住民族教育及產業發展中心 |
舉辦地點 |
嘉義縣阿里山鄉新美部落打手機鄒協會簡易加工室 |
|
人數統計 |
(校內) 參加人數 |
老師1人、學生3人、助理1人 |
(校外) 參加人數 |
新美、山美及茶山部落14人 |
活動內容 (200~300字) |
部落山區所處的氣候及地理環境具有發展有機栽培及自然農法的先天優勢,然而山區雖推展有機栽培多年,作物及蔬果品項也十分繁多,但因欠缺科學化的栽培管理,尤其常會忽略對產量及品質影響甚鉅的肥培管理,因此作物栽培普遍面臨產量不穩、品質不均的問題。有鑑於此,本中心即延續去(110)年的規劃,繼續邀請本校農管學程張山蔚老師至新美部落,辦理枯草桿菌液肥製作的課程,透過靜態介紹和實作兩部分來協助部落小農強化對此方面的認識與經驗。 老師先從枯草桿菌的名稱來源談起,接著即深入介紹其做為生物農藥及生物肥料在抑制病原菌、促進植物生長及誘發植物產生抗性的作用機制,並以常見的作物及蔬果病害為例,透過實驗室和田間的實驗成果,展示施用枯草桿菌前後植物在罹病嚴重度及生長上的差異,最後則介紹製作枯草桿菌液肥時所加入乳清粉、糖蜜、海草粉等原料之角色功能。此外除了枯草桿菌,課程尾聲老師也附帶介紹了同樣是有機栽培可利用的石硫合劑以及波爾多液的製作方法,相信可為小農帶來更多在病蟲害綜合管理上的選擇。 靜態課程結束後隨即展開液肥配製的實作,每位學員皆對製作過程保持高度興趣與關注,並實際參與整個流程,最後在快速配製完成、攪拌均勻後,師生即在合影中結束本次收穫滿滿的課程。 課程結束後,張老師再至新美雜糧班汪玲嬌班長的咖啡園,了解去年遭受炭疽病危害嚴重的咖啡品種SL34的損失情形及後續的田間管理作為及成效,同時也觀察今年咖啡植株的復原情形,並建議後續預防病害大規模發生的相關應變措施。 |
|||
執行成果 |
1. 本次課程吸引來自新美、山美及茶山總計14位部落小農參與,顯示部落對肥培管理有極大的需求與關注。 2. 參與的學員對課程內容安排、講師授課情形以及行政作業均以感到非常滿意者居多。對課程的實質效益皆感滿意,其中8成感到非常滿意。此外所有學員對課程整體亦皆感滿意,其中逾7成感到非常滿意。課程訊息來源則以親友介紹居多占5成,其次為LINE群組占4成,將成為後續在部落辦理課程宣傳的參考。 3. 協會製作完成大桶的液肥後計畫再分裝至600ml寶特瓶,預定以每瓶15-20元的價格推廣給需要的班員及部落小農使用。 |
課程海報 | 張山蔚老師首先介紹本次液肥製作的主角枯草桿菌「台灣寶」 | 老師介紹枯草桿菌的作用機制 | 學員輪流檢視商品化枯草桿菌「台灣寶」 |
學員專心聆聽一景 | 課程一景 | 學員筆記課堂重點 | 老師介紹枯草桿菌液肥的成分及功能 |
老師附帶介紹石灰硫磺合劑的製作方法 | 老師介紹波爾多液的功能及調製方法 | 師生討論一景 | 實作開始前學員積極詢問相關問題 |
老師與新美雜糧班汪玲嬌班長討論一景 | 枯草桿菌液肥所需配方:糖蜜(左)、乳清粉(上)、海草粉(下) | 學員實作枯草桿菌液肥一景 | 大桶中先加水再倒入糖蜜 |
管培竹農友試吃糖蜜 | 加入枯草桿菌「台灣寶」 | 加入乳清粉 | 加入海草粉 |
攪拌均勻 | 課程結束後師生合影 | 於新美雜糧班汪玲嬌班長的咖啡園中針對SL34咖啡品種的炭疽病防治進行輔導諮詢 | 咖啡炭疽病葉部病徵 |
在另一區以藝伎咖啡為主的園區討論病蟲害的防治方法 | 討論藝伎咖啡園中果蠅和咖啡果小蠹的誘引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