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輔導諮詢(三)─新美部落苦茶油包裝及自然農法茶葉包裝設計 | 2022/11/30 |
主軸 |
D主軸: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
|||
分項計畫名稱 |
原民地區產業加值與地方學習 |
|||
成果類別 |
□活動 □ 演講 □座談會 □工作坊 □課程 □會議 □創作 ▓其他 產業輔導諮詢 |
|||
活動名稱 |
產業輔導諮詢(三)─新美部落苦茶油包裝及自然農法茶葉包裝設計 |
|||
舉辦日期 |
111年4月11日 |
舉辦時間 |
10:30~14:30 |
|
主辦單位 |
台灣原住民族教育及產業發展中心 |
舉辦地點 |
嘉義縣阿里山鄉新美部落、山美國小 |
|
人數統計 |
(校內) 參加人數 |
學生2人、助理1人 |
(校外) 參加人數 |
新美部落4人 |
活動內容 (200~300字) |
本次輔導諮詢的任務因皆與圖像及包裝設計相關,因此再次邀請長期與本中心合作的本校視覺藝術研究所研究生董勤同學一同參與,活動內容有三部分: 1. 協助新美部落打手機鄒有機農業發展協會及「自然煮藝」創意餐坊提高苦茶油的產品價值與行銷競爭力,並和其他非有機生產的苦茶油區隔,從包裝著手,參考新美苦茶油的包裝,針對250ml及50ml兩種容量苦茶油進行包裝紙盒設計,期能替換現有的提袋包裝,提升質感,為產品加值。 2. 協助「自然煮藝」創意餐坊設計2座路標指示牌,待未來圖稿定案並由部落自行完成製作後,將放置於餐坊所在地嘉129線20K前後3公里處,除吸引遊客目光達到提醒作用外,也可提高餐坊在嘉129線的曝光率,由董勤同學本著過去協助規劃餐坊外觀店招設計的經驗和合作默契,依據經營者的原始構想進行規劃設計。 3. 「心美自然生態茶園」是新美部落唯一以自然農法栽種並取得有機認證的茶園,在大阿里山地區普遍採用慣行農法種茶的高山茶產業中實屬不易,目前在山美國小任教的茶園經營者安莉芳女士,為凸顯以自然農法栽種的茶葉價值和做市場區隔,希望借董勤同學的巧手設計,在茶葉包裝中融入茶園因採自然農法而保留的豐富生態動植物特色以及鄒族文化元素,發展出能透過故事性圖案導引出茶園經營宗旨與堅持的茶葉包裝,從而提高在市場中的辨識度,替代目前所使用的2兩裝公版茶葉包裝。 |
|||
執行成果 |
詳見產業加值設計與服務成果(2)及成果(4)。 |
董勤同學與汪惠美女士討論一景 | 參考樣品酒提籃樣式的50ml苦茶油包裝 | 董勤同學照相記錄樣品酒提籃包裝樣式 | 董勤同學現場繪製設計草圖 |
董勤同學現場繪製的自然煮藝50ml兩瓶裝苦茶油包裝及LOGO草圖 | 汪惠美女士現場描繪原先構想的弓箭造型路標牌 | 董勤同學以圖繪方式與汪惠美女士討論 | 供做參考設置於新美大橋橋頭的指標牌 |
董勤同學現場繪製的路標指示牌設計草圖 | 董勤同學和打手機鄒楊佩珍專案經理討論苦茶油包裝 | 以現有的250ml苦茶油硬紙盒包裝為參考依據 | 董勤同學訪談諮詢筆記與新美苦茶油包裝 |
測量現有新美苦茶油瓶子大小和標籤尺寸 | 目前可供設計參考的協會產品 | 董勤同學與心美自然生態茶園負責人安莉芳女士討論一景 | 目前心美自然茶園採用的2兩裝公版茶葉包裝 |
董勤同學提供自己為花蓮太巴塱部落花田喜事農場設計的紅藜茶包裝做參考 | 董勤同學設計的紅藜茶紙盒包裝 | 董勤同學設計的紅藜茶紙盒包裝 | 心美自然生態茶園經營者吳文榮先生(左)與安莉芳女士(中)一起和董勤同學討論 |